网站首页 加盟须知 企业简介 促花王区 壮蒂灵区 保护剂区 新成果区 科研成果 供销导游 媒体报道 成果论文
您好,今天是:
 成果论文
 
不同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中)
 日期:2024/1/19 236

2.5.4 不同处理对棉花产量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

两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各部位铃数所占比例如表2-3,上中下部铃数如图2-3。新陆中37号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上部铃数所占比例为24.07%,低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处理;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中部铃数所占比例平均为39.31%,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相差不大;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下部铃数所占比例平均为41.69%,远高于不打顶与人工打顶,说明施用化学打顶剂可影响到新陆中37号的下部铃。综上所述,该打顶剂对新陆中37号品种上下部铃比例有调控效应,可大幅提高下部铃数占比,降低上部铃数占比。

新陆中70号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上部铃数所占比例为17.35%,高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处理;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中部铃数所占比例平均为44.35%,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相差不大;喷施过打顶剂的处理下部铃数所占比例平均为38.31%,略低于不打顶与人工打顶,说明施用化学打顶剂对新陆中70号的下部铃影响不大,也证明该品种成熟较早,施用化学打顶剂时下部铃数已基本确定。综上,化学打顶剂对该品种上部铃比例有调控效应,可提高上部铃数占比。

新陆中37T1T5处理下的平均单株铃数为4.75/株,较T0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多0.05/株;打顶处理中,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平均单株铃数为4.81/株,较T1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多0.27/株;在化学打顶处理中T4的单株铃数最多,为5.14/株;新陆中70T1T5处理下的平均单株铃数为4.54/株,较T0 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少0.29/株;在打顶的处理中,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平均单株铃数为4.49/株,较T1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少0.28/株;在化学打顶处理中T2的单株铃数最多为4.80/株,较T0 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少0.03/株,较T1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多0.03/株。

新陆中37号棉株在T5处理下的单株铃数显著大于T3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其余处理均无差异,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相比不会减少棉株产量。

从品种特性对比,新陆中37号较新陆中70号成熟晚,新陆中37号棉株的上部成铃数略逊于中下部,试验结果显示T5处理下的植株结铃数最多,故新陆中37号品种的棉株应尽可能在711日至716日之间开始喷施化学打顶剂;新陆中70号棉株的成铃集中在中下部,成熟较早,在各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均无显著差异,T2处理下的棉株较其他处理下的棉株单株铃数更多,可用71日化学打顶代替人工打顶。

化学打顶剂对棉铃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尤其是中上部铃。稳长下部铃,多结中上部铃对棉花增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1.jpg

2-3 两品种棉花在不同处理下的铃数空间分布比较

2-3 不同处理下两品种的上中下部铃数占比(%)比较

品种

处理

下部

铃数占比%

中部

上部

新陆中37

T0

T1

T2

T3

T4

T5

27.79c

37.b

44.1a

43.92a

42.31a

36.44b

42.55a

39.96b

39.34b

38.96b

39.04b

39.88b

27.66b

22.31b

16.56c

37.37a

18.65c

23.68b

T0

T1

T2

44.56a

42.66a

40.07ab

41.21b

43.38ab

44.76a

14.24b

13.96b

15.17ab

新陆中70

T3

T4

T5

36.04 b

37.25b

39.86b

46.62a

43.6ab

42.4ab

17.34a

19.14a

17.74a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两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上中下部单铃重及其衣分如表2-4,新陆中37号在T3处理下棉株下部铃重最重,为4.86g,衣分最大,为47.60%T4处理下其中部铃单铃重最大为5.22g,衣分也最大,为49.09%;上部铃T3处理单铃重最大,达到4.54g ,下部铃T2处理衣分最高,为48.74%T4处理下的平均单铃重最大,为4.62g T3处理下的平均衣分最高,为47.81%

新陆中70号棉株下部铃中,T1处理下的平均单铃重最大,达到5.23gT4处理下的下部铃衣分最高,为45.44%T2处理下的中部铃单铃重最重,达到5.78gT1处理下的中部铃衣分最大,为46.83%T1处理下的上部铃单铃重最重,达到4.77gT2处理下的下部铃衣分最大,为47. 16%T2处理下的平均单铃重最大为5. 18gT3处理下的平均衣分最大,为46.34%

综上所述,不同时间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在T4处理下,新陆中37棉株中部单铃重、衣分较其他处理均达到最大,由此可知,在711日喷施化学打顶剂有利于植株中部结铃;在T2处理下,新陆中70号棉株中部铃单铃重较其他处理最大,上部铃重、衣分较高,在71日喷施打顶剂有利于棉株的中上部棉铃发育。

2-4 两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上中下部单铃重及衣分比较

品种   

处理

下部

中部

上部              平均

单铃重g

衣分%

单铃重g

衣分%

单铃重g

衣分% 

单铃重g

衣分%

新陆中37

T0

4.37a

45.75a

4.90a

48.29ab

3.52a

42.05a

4.05c

47.43a

T1

4. 10a

44.95a

4.57a

46.94b

4.01a

44.53a

4. 19bc

44.92a

T2

4.50a

46. 10a

4.60a

47.91ab

3.64a

48.74a

4.37abc

47.36a

T3

4.86a

47.60a

4.76a

48.64ab

4.54a

45.80a

4.40abc

47.81a

T4

4. 17a

46.96a

5.22a

49.09a

4.04a

46.29a

4.62a

41.22ab

T5

4.75a

47.00a

5. 18a

48.48ab

3.98a

46.03a

4.48ab

47.34a

新陆中70

T0

4.54a

43.16b

5.08a

45.62a

4.65a

45.54a 

4.76a

45.05a

T1

5.23a

44.13ab

5.52a

46.83a

4.77a

46.51a 

5. 18a

45.63a

T2

5.07a

45.38a

5.78a

46.38a

4.70a

47. 16a 

4.85a

46.34a

T3

4.49a

45.20ab

4.72a

46.76a

4.33a

42.27a 

4.53a

44.30a

T4

4.87a

45.44a

5.64a

46.12a

4.44a

45.38a 

4.98a

45.57a

T5

4.75a

45.43a

5.40a

47.36a

4.70a

46.05a 

4.95a

41.96ab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2.5.5 不同处理对不同空间棉花品质的影响

两品种在不同处理下的上中下部铃的棉花纤维品质如表2-5、表2-6。新陆中37号:下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0处理和T4处理下最优,其余处理次之;中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1处理、T3处理和T5处理下最优,在T0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1处理、T3处理下最优,在T0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在T0处理和T2处理下最长,其余处理次之;中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在T5处理下最长,在T0处理下最短;上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在T5处理最长,在T4处理下最短。下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在T0处理下最优,在T4处理下最差;中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在T4处理下最优,在T0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在T3处理下最优,在T1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比强度在T5处理下最优,在T4处理下最差;中部铃的比强度在T2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中部铃的比强度在T2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比强度在T3处理下最优,在T1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伸长率在T1处理下最优,其余处理次之;中部铃的伸长率在T2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伸长率在T4处理下最优,在T1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黄度在T0处理下最大,在T3处理下最小;中部铃的黄度在T3处理下最大,在T0处理下最小;上部铃的黄度在T3处理下最大,在T2处理下最小。

新陆中70号:下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0处理下最优,其余处理次之;中部铃的马克隆值均在5.0以上,为C2级;上部铃的马克隆值在T1—T4处理下均为B2等级,在T0处理、T5处理下最差。下部铃及中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均在T0处理下最长,T5处理下最短;上部铃的上半部均长在T3处理最长,在T4处理下最短。下部铃及中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均在T0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长度整齐度在T1处理下最优,在T2处理下最差。下部铃及中部铃的比强度在T0处理下最优,在T5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比强度在T0处理下最优,在T2处理及T5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伸长率在T0处理下最优,在T3处理下最差;中部铃的伸长率在T2处理下最优,在T3处理下最差;上部铃的伸长率在T0处理下最优,在T4处理下最差;下部铃的黄度在T5处理下最大,在T1处理下最小;中部铃的黄度在T2处理下最大,在T1处理下最小;上部铃的黄度在T0处理下最大,在T4处理下最小。

两品种的马克隆值主要差异存在于上部铃,且打顶处理下的马克隆值均优于不打顶的马克隆值;两品种的上半部均长和长度整齐度主要差异存在于下部铃,新陆中70号中部铃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也有差异;新陆中37号的比强度上中下部铃均存在差异,新陆中70号的比强度只有下部铃存在差异;两品种的伸长率差异存在于中下部铃。综合整体情况,新陆中37号的棉纤维品质,T2T4处理较 T1处理无差异,T3处理与T5处理略优于T1处理。新陆中70号的棉纤维品质,综合上中下部铃的整体情况,化学打顶的处理与人工打顶无差异,T3处理下的棉纤维品质略优于人工打顶下的棉纤维品质。

2-5 新陆中37号在不同处理下上中下部铃的棉花纤维品质比较

部位

处理

马克隆值

MIC

上半部均长

LEN/mm

长度整齐

UNI%

比强度 STR

cN•tex-1

伸长率

ELG%

黄度+b%

下部铃

T0

T1

T2

T3

T4

T5

4.02a

4.39a

4.70a

4.34a

4.04a

4.79a

28.81a

27.61ab

28.22ab

27.29ab

27.07b

27.26b

85.46a

84.63ab

85.04ab

84.83ab

8316b

84.61ab

29.16a

28.48ab

27.21ab

27.07ab

26.67b

29.27a

7.74a

7.95a

7.50a

7.64a

7.71a

7.52a

8.21a

7.60ab

8.22a

7.26b

7.71a

7.96a

T0

T1

T2

5.23a

4.41b

4.98a

26.67a

27.35a

27.50a

83.96a

84.63a

84.00a

25.52b   27.70ab

28.08a

8.25a   7.77ab

8.57a

7.42a

7.90a

8.21a

中部铃

T3

T4

T5

4.49b

4.96a

4.40b

26.93a

27.11a

27.97a

84.15a

84.84a

84.12a

27.65ab

27.41ab

26.62ab

7.89a

8.33a

6.58b

8.60a

7.88a

7.88a

T0

T1

T2

5.01a

4.09b

4.38b

26.57a

26.54a

26.74a

84.33a

82.53a

83.82a

27.75ab

25.44b

26.09ab

8.52ab 7.03b

7.77ab

7.86a

8.09a

7.30a

上部铃

T3

T4

T5

4.07b

4.53ab

4.36b

27.15a

26.25a

27.47a

84.86a

83.84a

84.56a

30.07a

29.63a

29.27ab

8.22ab

8.89a

7.18ab

8.54a

7.74a

8.00a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2-6 新陆70号在不同处理下上中下部铃的棉花纤维品质比较

部位

处理

马克隆值

MIC

上半部均长

LEN/mm

长度整齐

UNI%

比强度 STR

cN•tex-1

伸长率

ELG%

黄度+b%

下部铃

T0

T1

T2

T3

T4

T5

4.64b

5.25a

5.44a

5.34a

5.14ab

5.20ab

28.52a

27.94ab

26.78ab

27.04ab

26.34b

26.21b

84.02a

82.44ab

82.52ab

83.63a

82.06ab

81.11b

29.23a

26.25ab

24.80b

26.60ab

25.04b

24.32ab

5.44a

5.01a

5.06a

4.72a

4.85a

4.74a

8.56a

7.85b

8.91a

9.24a

8.42ab

10.07a

T0

T1

5.46a

5.47a

27.49a

26.25a

83.30a

81.92abc

28.37a

25.64a

5.39ab

5.20ab

7.82a

7.45a

8.85a

8.30a

8.57a

7.97a

中部铃

T2

T3

T4

T5

5.28a

5.51a

5.24a

5.29a

26.67a

26.16a

26.38a

26.14a

82.80a

81.55bc

81.96abc

81.14c

25.98a

24.97a

25.70a

23.92a

5.90a

4.80b

5.04ab

4.86ab

T0

T1

5.17a

4.82ab

26.62a

26.79a

82.58a

82.95a

28.54a

27.27a

6.84a

6.21a

9.07a

8.75a

上部铃

T2

T3

T4

T5

4.34b

4.58ab

4.40b

5.16a

26.55a

27.03a

26.26a

26.30a

80.92a

82.68a

81.11a

82.14a

25.12a

27.79a

26.29a

25.12a

6.34a

5.81a

4.39b

5.63ab

8.77a

8.63a

7.04b

8.70a

注: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 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2.6 结论

本研究于 2019 年设置6个处理,选用2个棉花品种进行试验,根据不同处理下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情况,有如下结论:

1)同一品种棉花,在不同时间下喷施打顶剂的产量存在差异;

2)相较于其他处理,T4处理(711日开始喷施化学打顶剂)对中上部果枝长度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下部果枝无显著影响;新陆中37号的单株铃数在T4处理下最多、单铃重最重、产量因素最优,同时T4处理对棉花中上部棉铃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3)新陆中70号在T2处理(71日开始喷施化学打顶剂)下,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在T0处理下单株铃数最多但单铃重较T1T2T4T5处理低,T2处理与T0处理下的单株铃数差异不显著。

2.7 讨论

2.7.1 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试验研究表明,喷施化学打顶剂对主茎增长有延缓的效果,有学者研究表明[67]喷施化学打顶剂的棉株株高有正增长效应,人工打顶的棉株株高在打顶初期仍在增长,可能由于掐掉生长点后的顶端还残存未消耗完的激素继续作用,或是在打顶初期大量灌水施肥使棉花进行二次生长;到后期出现负增长,可能由于断点失水萎缩,进而使株高缩短,喷施化学打顶剂一段时间后株高首先停止生长随后棉株生长点逐渐枯死。

2.7.2 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董红强等认为[68-76]化学打顶剂对纤维内在品质无影响,对棉株中上部果枝长度具有调控效应,有效改善棉花株型,增加有效铃数,最终使化学打顶产量与人工打顶产量持平或略亏,同时节本、增效。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不同棉花品种在不打顶处理下的棉株上部果枝长均显著长于化学打顶处理下棉株的上部果枝长。人工打顶掐除生长点使人工处理下的棉株比化学打顶处理下的棉株果枝数少。在不同时间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有显著的调控效应,棉株上部果枝有显著缩短的现象,增加植株有效光热资源,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群体质量。

第3章 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同第二章。

3.1.2 试验用化学打顶剂及供试棉花品种

打顶剂选用促化王棉花打顶剂和与之配套的促化王棉花塑型剂(陕西省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氟节胺(40%,悬浮剂。沧州志诚有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复配缩节胺(张家口长城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供试棉花新陆中37号、新陆中70号及新陆中82[47](生育期133d,新审棉201749号)。

3.2 试验设计

2020年试验选用当前阿拉尔垦区应用广泛的氟节胺与打顶王比较应用效果。试验小区于47日宽窄行播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打顶剂处理(1:氟节胺复配缩节胺,2:促化王塑型剂与打顶剂配合喷施)与人工打顶(CK),副区为3个棉花品种,3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10.95m2。每个小区其株行配置为(66+10cm×11.4cm,一膜六行,采用膜下滴灌,肥水管理同大田生产。喷施氟节胺的小区:氟节胺每公顷1350ml 与缩节胺75g兑水750 kg713日喷施;喷施促化王棉花塑型剂与促化王棉花打顶剂的小区:促化王棉花塑型剂分别于626日、76日及79日喷施,用法用量同2019年,促化王棉花打顶剂每公顷90g与缩节胺75g兑水750kg713日进行第一次喷施,促化王棉花打顶剂每公顷90g兑水750kg723日进行第二次喷施;人工打顶于75日进行。

3.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 测定项目

3.3.1.1 农艺性状测定

1)各处理定点观察棉株生长状况,于每次喷药前及收获后对各处理根、茎、叶、花铃进行干重、鲜重测定。

2)各处理于每次喷药前测量株高、始果节节位、节数、果枝长及蕾数等指标。

3)各处理于每次喷药前测量冠层指标、叶绿素值。

4)收获时数收获株数,按小区实收记录小区产量,同时对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等产量指标考种;对各处理进行品质指标测定。

3.3.2 测定方法

3.3.2.1 农艺性状调查

2020 年试验于615日在每个小区内选取长势均匀一致的8株棉花,并进行挂牌标记。分别于615日、625日、75日、723日、93日测量株高、节数、始果节节位、果枝长、蕾铃数等农艺性状。

于每次喷药前一天(615 日、625日、75 日、710 日、720 日、730日),每小区选取连续且长势均匀、具有代表性的8株棉花于各生育时期定株调查:始果节节位、株高、节数、主茎叶数、蕾数(分节)、铃数(分节)、果枝长度等生长发育指标。

3.3.2.2 茎、叶、花铃干物质测定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干物质测定于每次喷施药剂前采集棉株地上部分的植株样品,每小区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棉株3株,按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根、茎、叶、蕾、花铃不同器官分离开,在105℃下杀青30min,然后8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称重,记录干物质重并计算干物质分配系数。干物质分配系数=器官干重/单株棉花干重。

3.3.2.3 棉花冠层指标及叶绿素的测定

冠层指标:用LAI-2200C冠层分析仪于每次喷药前一天2000—2200 测量平均叶倾角(MTA)、冠层开度(DIFN)、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测定:在每个小区选取3株棉株上生长健康的9片叶片,于每次喷药前一天使用便携式叶绿素仪SPAD-502plus测定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在上午1200 左右(天气晴朗);每个小区取样3株,分别在植株的上、中、下位置取一片叶测定。

3.3.2.4 棉花产量品质的测定

1)产量测定

106日分不同节位按单铃采收棉花,室内考种,测定单铃籽棉重、衣分。棉花产量于收获期按小区实收计产,各处理各重复的棉株每一节分别收取正常开裂的58个棉铃,测定单铃重、籽棉重、皮棉重、衣分等产量性状,单株结铃数由最后一次的数据中所统计的小区内全部铃数与全部株数计算。

2)棉铃品质测定

上中下部棉铃的划分:为调查打顶剂对棉铃品质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第7节及以下的棉铃(即第1-3果枝)为下部铃,第810节(即第4-6果枝)棉铃划为中部铃,第11节及以上棉铃(即第7果枝以上)为上部铃。

棉纤维品质测定:同第二章。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同第二章。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品种果枝与上部果枝第一果节长的影响

为区分打顶前已长出的节位与打顶后新长出的节位,将打顶前长出的最上部三节从顶端向根部数分别命名为倒一、倒二和倒三节;打顶后新长出的两节从顶端向根部数分别命名为正一和正二节。

各果枝果节长度如表3- 1,由表可知,喷施促化王处理下的中、上部果枝果节较其他处理最短,说明该处理下的棉花前期施用过促化王棉花塑型剂效果显著;人工打顶处理下的上部果枝果节较其他处理最长,是由于人工打顶后顶端优势被解除,促进了侧枝生长。下部果节果枝长度无显著差异,可能由于喷施塑型剂时下部果节果枝已基本成型。

3-1 各处理下的各果枝长度

图片2.jpg

注: 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2020 年不同打顶处理下的上部果枝第一果节长度如表3-2 。氟节胺处理下的新陆中82号节数较其他品种少两节,第7果枝即为倒三果枝,第8果枝即为倒2果枝。由表可知,化学打顶处理下的第7果枝第1果节比人工打顶处理下的第7果枝第1果节多出的长度均在3.05cm及以下,新陆中70号在化学打顶处理下的第7果枝第1果节多出的长度较人工打顶处理下第7果枝第1果节短化学打顶处理下的第8果枝第1果节比人工打顶处理下的第8果枝第1果节多出的长度均在1.98cm及以下,新陆中70号及新陆中82号在化学打顶处理下的第8果枝第1果节较人工打顶处理下第8果枝第1果节短;人工打顶处理下的倒3果枝第1果节比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倒3果枝第1果节多出的长度均在0.99cm及以下,促化王处理下的新陆中70号及新陆中82号倒3果枝第1果节分别长于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新陆中70号及新陆中82号倒3果枝第1果节;人工打顶处理下的倒2果枝第1果节比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倒2果枝第1果节多出的长度均在1.37cm及以下,促化王处理下的新陆中70号及新陆中82号倒2果枝第1果节分别长于人工打顶处理下的新陆中70号及新陆中82号倒2果枝第1果节;人工打顶处理下的倒1果枝第1果节比化学打顶处理下的倒1果枝第1果节多出的长度均在0.8cm及以下。氟节胺处理下三个品种倒1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1.64cm,促化王处理下三个品种倒1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1.77cm,人工打顶处理下三个品种倒1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2.23cm;氟节胺处理下三个品种倒2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2.51cm,促化王处理下三个品种倒2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3.02cm,人工打顶处理下三个品种倒2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3.27cm;氟节胺处理下三个品种倒3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4.04cm,促化王处理下三个品种倒3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5.30cm,人工打顶处理下三个品种倒3果枝第1果节平均长度为4.80cm;综合倒三节的果枝第一果节长度,促化王处理下的上部果枝结铃能力与人工打顶处理下的结铃能力基本持平。

3-2 各处理下不同品种上部果枝第一果节长度cm

图片3.jpg

注: 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有相同字母的差异不显著(LSD法)



《中国农民微信群集团》名单
推荐阅读
一种高分子棉花封顶塑型助剂的理化效应 2018/1/8 纸袋与新高脂膜袋保护对苹果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8/1/21
新高脂膜玉米除草剂减量药效试验 2018/1/22 25%嘧菌酯减量加助剂新高脂膜防治大豆褐斑病药效试... 2018/1/22
豫南植棉区不同药剂与新高脂膜配施防治棉花烂铃的田间... 2024/6/24 棉花化学打顶复配剂的筛选及效应研究(摘编2) 2024/2/18
棉花塑形打顶技术在新疆的试验示范效果 2024/3/18 不同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下) 2024/1/19
不同打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论与讨... 2024/1/19 新高脂膜与苦参碱复配对韭蛆的田间防效 2018/1/6
棉花物理塑型助剂对新疆棉花丰收的影响 2018/1/22 新高脂膜防治红枣裂果病试验 2018/1/6

版权所有:陕西省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渭南高新区新宇大厦318室 QQ:2622756613 QQ:2514231085
联系电话:0913-2105261 ICP备案号:陕ICP备20001758号-1 网站公安备案号 61059002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