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脂膜粉剂”在湘西椪柑贮藏保鲜中的增效试验
(转载《怀春计科研成果》第一卷第108页)
周海生,杨伟军,丁超英
(1.泸溪县农业局,湖南泸溪426100;2.泸溪县柑桔研究所,湖南泸溪426100;3.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125)
摘 要:为提高湘西椪柑秋末冬前采后贮藏质量,延长保鲜期,开展了“新高脂膜粉剂”在湘西椪柑保鲜中的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新高脂膜粉剂在椪柑保鲜贮藏中增效明显,显著降低了果实腐烂率和果实失重率,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小,与其他柑橘保鲜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新高脂膜粉剂;椪柑贮藏保鲜;增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12-0066-02
泸溪县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南端武陵山脉,全县面积1566km2,总人口30.93万人,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盛产的椪柑色泽鲜艳、汁甜味美,被誉为“中国椪柑之乡”。目前,泸溪县主栽的椪柑品种为“辛女椪柑”,全县种植总面积达1.533万hm2,挂果面积达1.4万hm2,年均产量达19万t,年产值达2.6亿元。椪柑生产已成为泸溪县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已建成省内第一个县级椪柑种苗园,规范管理的无公害椪柑生产基地0.67万hm2,绿色食品生产基地0.07万hm2,椪柑生长过程中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发芽分化、保花保果[1-3],采后用保鲜剂处理,能延长果实贮藏期,提高果品质量[4-6]。针对泸溪椪柑秋末冬前采后贮藏中果实失水严重、腐烂率较多,处理方法单一的现象。为了降低椪柑贮藏期损耗,提高椪柑保鲜经济效益,笔者于2014~2015年开展“新高脂膜粉剂”在湘西椪柑保鲜中的增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品种 辛女椪柑,系泸溪县农业局选育,2006年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XPD003—2006)。一般于11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32.7~135.1g,皮薄易剥,可食率达75%;肉质脆嫩,化渣爽口,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7%,总糖11.06%~11.72%,全酸0.52%~0.77%,维生素C含量25~35mg/100mL(果汁),富含硒及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
1.1.2 供试保鲜剂 新高脂膜粉剂(陕西渭南高新区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40%百可得、45%扑霉灵(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从2014~2015年,试验连续进行了2a。试验在湖南省泸溪县武溪镇上堡村柑橘贮藏库进行。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选取辛女椪柑60kg,其中50kg分4次重复,用于测定处理对椪柑失重率、腐烂率的影响,10kg用于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次随机抽取5个果实进行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平均值。
处理1:空白对照,清水洗果,不做任何处理。
处理2:用新高脂膜粉剂800倍液浸泡椪柑1min。
处理3:用新高脂膜粉剂800倍液+40%百可得1000倍液+45%扑霉灵1000倍液浸泡椪柑1min。
处理4:用40%百可得1000倍液+45%扑霉灵1000倍液浸泡椪柑1min。
1.2.2 试验管理 试验用果第一年于2014年12月5日进行采摘,第二年于2015年11月27日进行采摘,采摘时2/3椪柑开始着色,采摘当天选取80%着色、无机械伤、病虫果、60~75mm之间的果实进行试验处理。处理完成后先在贮藏库发汗7d,然后对各组处理椪柑进行套袋,贮藏于武溪镇上堡村椪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贮藏保鲜库。从椪柑处理后第7(即发汗7d)、37、57、72、82、92天进行检查,清除腐烂果实(腐烂果以果实表面出现病斑为标准),计算损耗,并对每个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情况进行测定。
1.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用称重法测定失水量,计算失重率;失重率(%)=总失重量/贮前总重×100。称量腐烂果重,计算腐烂率;腐烂率(%)=腐烂量/总重量×100。用手持数字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椪柑失重率的影响
表 1 不同处理92 d后的椪柑平均失重率和腐率(%)
处理 | 总重量(kg) | 好果重量(kg) | 失重量(kg) | 腐烂量(kg) | 失重率(%) | 腐烂率(%) |
1 | 50 | 32.0 | 7.3 | 10.7 | 14.6 | 21.4 |
2 | 50 | 39.0 | 4.9 | 6.1 | 9.8 | 12.2 |
3 | 50 | 40.5 | 4.9 | 4.6 | 9.8 | 9.2 |
4 | 50 | 39.3 | 5.7 | 5.0 | 11.4 | 10.0 |
注:测定日期分别为 2015 年 3 月 6 日和 2016 年 2 月 28 日,结果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
从表1看出,贮藏92d后,处理2和处理3失重率显著低于处理1对照。处理2和处理3失重率为9.8%,比处理1(对照)失重率低4.8个百分点,说明新高脂膜粉剂在椪柑果实贮藏保鲜中具有保持水分,减少水分散失、减少损耗的作用。注:测定日期分别为2015年3月6日和2016年2月28日,结果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
2.2 不同处理对果实腐烂率的影响
从表1看出,不同处理贮藏92d后,椪柑果实腐烂率处理2明显低于处理1,说明新高脂膜粉剂对椪柑果实具有保护、防护作用,能抑制各种病菌繁衍,对各种病害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同时处理3果实腐烂率最低,效果最好,说明新高脂膜粉剂与其他柑橘保鲜剂配合使用,保鲜贮藏效果更佳。
2.3 椪柑固形物变化情况
表2 各处理对椪柑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处理 | 年份(年) | 固体物含量 | 降低量 | 平均降低量 |
7d | 37d | 57d | 72d | 82d | 92d |
1 | 2014 | 12.2 | 12.2 | 11.8 | 11.4 | 11.4 | 11.4 | 0.8 | 1.2 |
2015 | 11.9 | 11.8 | 11.3 | 10.9 | 10.6 | 10.6 | 1.3 |
2 | 2014 | 12.0 | 12.0 | 11.8 | 11.5 | 11.3 | 11.3 | 0.7 | 0.8 |
2015 | 12.2 | 12.0 | 11.8 | 11.6 | 11.4 | 11.3 | 0.9 |
3 | 2014 | 12.1 | 12.1 | 12.1 | 12.0 | 11.6 | 11.5 | 0.6 | 0.6 |
2015 | 12.2 | 12.0 | 11.9 | 11.7 | 11.6 | 11.6 | 0.6 |
4 | 2014 | 12.6 | 12.4 | 12.1 | 11.8 | 11.8 | 11.7 | 0.9 | 0.9 |
2015 | 12.0 | 11.8 | 11.5 | 11.1 | 11.1 | 11.1 | 0. |
从表2看出,在贮藏7d和92d时,处理3和处理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两年平均降低量最少,分别为0.6和0.8个百分点;而处理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两年平均降低量为0.9个百分点;处理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两年平均降低量为1.15个百分点。这说明通过新高脂膜处理后的椪柑固形物含量影响变化不大。
2 讨论
新高脂膜粉剂溶液均匀附着在椪柑皮表面,形成一层肉眼见不到的单分子膜,把椪柑果实包裹起来,阻隔了外部病害的侵染、防止了病菌扩展,而不影响椪柑果实呼吸作用,达到了透气透光、有效防病作用。新高脂膜对多种真菌病害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因其防病是物理作用,病菌不会产生抗性,是一种优效绿色安全的保鲜剂。
应用新高脂膜粉剂对椪柑进行保鲜,果实腐烂率和果实失重率均比对照低,表明新高脂膜粉剂对病害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能保护果实不受外部病害的侵染和病菌扩展、减少水分散失,起到防病作用。研究发现,新高脂膜粉剂配合其他柑橘保鲜剂使用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均有所降低,说明新高脂膜粉剂与其他柑橘保鲜剂配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保鲜贮藏效果更佳;新高脂膜处理后对椪柑固形物含量变化影响小。虽然新高脂膜粉剂复配使用效果显著,但复配保鲜处理对椪柑品质的其他影响以及复配剂的使用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湖南湘西系全国优势柑橘产业带,椪柑种植面积5.3万hm2,年产55万t,“新高脂膜粉剂”配合其他柑橘保鲜剂使用,将对湖南湘西椪柑生产果农保鲜增效提供极好的帮助。试验结果表明,“新高脂膜粉剂”配合其他柑橘保鲜剂使用,果实失重率降低4.8个百分点,腐烂率降低12.2个百分点,可减少损耗170kg/t,按产地销售价1.6元/kg计算,可增加收益272元/t,湘西年产椪柑55万t,每年可增加收益14960万元。因此,新高脂膜粉剂的推广应用可极大地提高果农经济收益和果农椪柑种植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湘西椪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贵元,王 东,王金山 .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柑橘中的应用及注意的问题 [J]. 现代农业,2010,(8):22-23.
[2] 刘 蕊,李德红,李 玲 . 2,4- 氯笨氧乙酸的研究进展 [J]. 生命科学研究,2004,8(4):71-75.
[3] 朱东煌,黄日升,蔡顺其,等 . 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珀溪蜜柚坐果率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J]. 中国热带农业,2015,(4):110-112.
[4] 刘浩强,李鸿筠,向可海,等 . 保鲜剂对柑橘贮藏病菌的敏感性及贮藏保鲜效果 [J]. 食品科学,2014,35(4):210-214.
[5] 刘丽丹,吴日章 . 不同保鲜剂对柑橘采后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9):27-30.
[6] 夏长秀,王明爽,彭 龙,等 . 不同杀菌剂对采后柑橘绿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J]. 中国南方果树,2012,41(6):8-11.
来源于: 湖南农业科学2016,(12):66-67